博客
关于我
Linux学习笔记014---文件及文件夹权限设置_以及文件、文件夹的删除_移动_复制操作
阅读量:794 次
发布时间:2023-02-03

本文共 199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
Linux磁盘分区与目录结构

1. 分区类型

早期的Linux系统使用主引导扇区(MBR)管理主分区,支持最多4个主分区。随着需求增加,引入了拓展分区(Extended Partition),类似主分区,但数量更少。进一步扩展后,引入了逻辑分区(Logical Partition),可以绕过MBR限制,支持更多的分区。

2. 硬盘文件命名

硬盘文件命名遵循特定规则:

  • IDE硬盘命名为 /dev/hda
  • SATA硬盘命名为 /dev/sda
  • 主分区或拓展分区编号为1-4
  • 逻辑分区编号从5开始
  • 例如,第二个硬盘的第三个主分区为 /dev/sdb3,第一个逻辑分区为 /dev/sdb5
  • 挂载命令为 mount /dev/sdb5 /lg5,访问 /lg5 即可访问 /dev/sdb5 分区

3. 文件系统类型

常见的文件系统类型包括:

  • EXT4:广泛使用,支持大文件且性能优越
  • SWAP:用于交换分区,临时存储内存

4. 系统目录结构

Linux的目录结构如下:

/├── boot:存放系统启动必需的文件├── etc:存放系统和程序的配置文件├── dev:存放硬件设备文件(如硬盘、光驱、鼠标等)├── bin:存放系统普通用户常用基本命令文件├── usr:软件安装默认目录位置└── home:存放各系统用户的家目录

Linux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

1. 查看目录内容

  • ls:列表显示目录内容
    • 通配符:单字符(如abc-d)表示包含该字符的文件
    • 通配符*:表示任意字符
  • ls -l:长格式显示文件或目录信息
  • ls -a:显示所有文件,包括隐藏文件
  • ls -h:以K、M、G单位显示文件或目录大小
  • ls -d:显示目录本身的属性信息

2. 创建目录

  • mkdir:创建目录
    • mkdir -p /a/b:创建嵌套目录/a/b

3. 删除目录

  • rmdir:删除空目录

4. 删除文件或目录

  • rm:删除文件或目录
    • rm -f:强制删除
    • rm -r:递归删除

5. 创建新文件或修改时间

  • touch:新建文件或修改文件时间
    • touch -a:修改访问时间
    • touch -m:修改修改时间
    • touch --d="时间":设定访问和修改时间

6. 复制文件或目录

  • cp:复制文件或目录
    • cp -r:递归复制文件或目录

7. 移动或重命名文件或目录

  • mv:移动或重命名
    • mv -f:强制移动
    • mv -i:询问目标文件是否存在

8. 查看文件内容

  • cat:查看文件内容
  • more:逐页查看文件内容
    • less:分页浏览
    • q:退出查看

9. 文件内容统计

  • wc:统计文件内容
    • wc -l:统计行数
    • wc -w:统计单词数
    • wc -c:统计字节

10. 在目录中查找文件或目录

  • find:按条件查找文件或目录
    • -name:按文件名查找
    • -type:按文件类型查找(f文件,d目录)
    • -user:按所属者查找
    • -size:按文件大小查找

11. 在文件内容中查找字符串

  • grep:筛选文件内容
    • grep 某字符串 /etc/passwd:在/etc/passwd中查找包含某字符串的行

12. 查看命令手册

  • man:查看命令手册
    • 输入命令名即可查看帮助文档

13. 重定向输出

  • >>:覆盖式输出重定向符
  • >>>:追加式输出重定向符

14. 管道符

  • |:数据流管道符

15. Vi编辑器

  • 命令模式:vi默认进入
  • 编辑模式:iao(插入模式)
  • 末行模式:Shift+:进入

Vi编辑器操作指南

  • 光标移动
    • 方向键:←↑→↓
    • Home/^:跳至行首
    • End/$:跳至行尾
    • #:右跳#个字符
    • #←:左跳#个字符
  • 光标行间移动
    • 1G/gg:跳至首行
    • G:跳至尾行
    • #G:跳至第#行
  • 显示行数
    • :set nu:显示行数
    • :set nonu:不显示行数
  • 文件操作
    • x/del:删除光标处的单个字符
    • dd:删除当前行
    • d^:删除当前行首至光标字符
    • d$:删除当前行尾至光标字符
  • 复制粘贴
    • yy:复制当前行
    • p:粘贴至光标右侧
    • P:粘贴至光标左侧
  • 查找
    • /word:向下查找字符串word
    • ?word:向上查找字符串word
  • 定位
    • n:定位至下一个匹配字符
    • N:定位至上一个匹配字符
  • 撤销操作
    • u:撤销单次操作
    • U:撤销所有编辑

###Vi编辑器文件操作

  • 保存文件
    • :w:保存文件
    • :w /filename:另存为/filename
  • 退出Vi
    • :q:未修改时退出
    • :q!:不保存且强制退出
  • 保存并退出
    • :wq:保存修改并退出
  • 内容替换
    • :s /old/new:替换当前行的第一个oldnew
    • :s /old/new/g:替换当前行的所有oldnew
    • :#,# s /old/new/g:替换#,#行间的所有oldnew
    • :% s /old/new/g:替换文件中所有oldnew

转载地址:http://swkfk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Linux学习之CentOS(十一)--CentOS6.4下Samba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
查看>>
Linux学习之CentOS(十八)--与Linux文件和目录管理相关的一些重要命令②
查看>>
Linux学习之sed命令详解
查看>>
linux学习之vi文件编辑命令
查看>>
linux学习命令总结⑩②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10)——Linux查看CPU和内存使用情况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11)——Linux文件查找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12)——Linux必须学会的60个命令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13)——在阿里云的ubuntu上部署个人服务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14)——Linux权限控制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15)——提高 Vim 和 Shell 效率的 9 个建议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16)——CentOS 下 Nginx + Tomcat 配置负载均衡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17)——Linux新手必须学会的12个命令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18)——Linux使用init命令关机、重启、切换模式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19)——Linux中文本编辑器vim特殊使用方法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1)——Linux命令大全完整版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20)——Linux 文件夹结构和作用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21)——CentOS7环境下FTP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
查看>>
Linux学习总结(22)——CentOS7.2安装Nginx
查看>>